查看原文
其他

WeChat ID musicbusiness Intro 在这里,读懂音乐产业。 摘要: 花钱消费音乐很难,但演出是群体行为,占据你的注意力,你需要为此付费,所以这两年资本投演出在音乐行业里面占据了很大一块。 童玮亮是个老文艺男青年,跟杨海崧同岁,都是1973年生人。上世纪90年代,在南京有一批人的爱好互相影响,比如卢中强、吴宇清、童玮亮、杨海崧、海洋、丛峰,他们都喜欢摇滚乐、诗歌、摄影、设计、影像等等。杨海崧后来创作的歌曲《蓝色的月亮》,收录在两哥们吴宇清和童玮亮制作的专辑《97-98南京地下音乐记录》里,关于南京的摇滚音乐浪潮,实在有太多故事,青年时代的童玮亮亦曾热血。 1997年,杨海崧成立乐队P.K.14,他选择中断大学学业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儿,后来杨海崧带领乐队来到了北京,成为现场音乐最有影响力的一支乐队,现在杨海崧担任独立厂牌兵马司唱片的CEO,也在幕后担任一些音乐人新专辑的制作;卢中强一直坚持在音乐领域创业,创立的独立音乐厂牌十三月多年来起起伏伏,这两年重装上阵;七八点乐队的海洋现在在苹果中国公司担任高层,招聘了不少音乐天才加入苹果;丛峰成为知名摄影家,为众多乐队都拍摄过照片;童玮亮呢,他属于爱好和理智分得特别清楚那类人,大学学了计算机,一路IT公司和互联网公司走过来,聪明的他又很快搞懂了资本游戏,2011年正式踏入投资领域,自己做天使投资,风生水起。 童玮亮曾经在九州梦网(Bbvod.net)工作,负责版权和营销等,2003-2004年间公司花了100万签了索尼的音乐版权,那是在国内第一家做音乐正版的公司,电影方面签了大红的《天下无贼》,当时国内大片在电影院上映一周后就能在九州梦网平台看到了。后来这家公司卖给上市公司,童玮亮也离开了,此后,他担任过Zcom电子杂志副总裁、网际快车flashget 合伙人。 2011年,童玮亮加入戈壁投资担任董事总经理,开始了TMT领域职业的投资生涯,2013年10月,童玮亮离开戈壁投资创办梧桐树资本,媒体称他为“诗人”,他称自己一直是一个“分裂者”。童玮亮认可一个观点:“财务自由并不能给你真正的自由,只有拥有强大而自由的内心,才是真正的自由。” 今年上半年,他看过电影《爆裂鼓手》后,发出这么一段感悟:“看片时精神处于极度紧绷。看完后看到完全两种论调和观点的激烈碰撞。一种是对严师出高徒的认可。另一种是对精神逼迫他人的鄙夷。我倾向后者。但在商业世界中,所谓偏执狂才能生存,野心家才能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。所以,继续投向分裂的怀抱......” 以下内容来自中国音乐财经与投资人童玮亮的访谈内容整理: 前年年底、去年年初的时候,老卢(十三月创始人卢中强)想起来要融资,他最近还有新一轮融资要完成了,但不是我们投,我们投的是天使,是投老卢这个人。老卢以前在南京做过乐队,叫“冷击乐队”,他们乐队有一个人叫吴宇清,是南京非常好的摇滚乐节目DJ,我们当时和杨海崧吴宇清一批人都在一块玩音乐。老卢之前做的公司我特别清楚,他在音乐圈子里有他的思维逻辑,我觉得很好,去年音乐行业势头不错,我们一帮朋友都投了他。 老卢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是“好内容”,这个内容能够传承。“新乐府”项目不一定是一个特别赚钱的事情,但是我觉得老卢非常坚持做这个事,但投资压力很大,他就做“新乐府”演出,“演出”和“IP”之间是相辅相成的。从投资角度去看,内容其实目前还是比较难去做的,但是为什么去投演出,演出我觉得是一个大市场,当然我觉得IP也是个市场,但是纯IP其实压力会比较大,市场空间是否足够大?至少老卢在商业层面我觉得现在能坚持,今年业绩肯定比去年好很多。商业成功要有很强的执行力,但是更高一层还是理想,有理想主义那一面,能够支撑你去把事情做得更好,这很重要。 花钱消费音乐很难,你真正专注去听音乐的时候很少,但是我觉得音乐在占据用户时间方面还是不少的。其实我们说互联网的价值,它在于占据你的注意力,微信占据用户很大的注意力,看视频的时候你心无旁骛,看文章的时候,音乐能做背景。真正全心全意在听音乐,为了音乐去付出感情,有!但那样的人群不大,所以,尽管音乐能占有你的时间,但是音乐与小说、视频或者其它文化消费品相比较而言,它的主导地位最弱。 但是当你把它想象成一场演出,演出是群体行为,占据你的注意力,你需要为此付费。所以这两年为什么资本投演出在音乐行业里面占据了很大一块,还是和人的关注度有密切关系。 音乐的周边——音乐社交、音乐O2O、音乐教育等都是音乐的衍生品。比如音乐教育,你要把它独立于音乐,单独当作一件事,我更愿意把音乐教育放到培训体系里去,这是一个不小的市场。从音乐的角度出发,你去做O2O,去做票务,我的意思是你都能做,这个市场还是在迈向大众的过程中,但是大众主流的模式,比如订票和其他演出O2O一旦形成,音乐演出垂直票务就很容易被吃掉。所谓高频吃低频很容易,低频打高频很难,所以你单独去做音乐的O2O和卖票,我觉得不太容易。你怎么把这帮人全黏在平台上,做所谓的社区或文化,再去卖票也许行,但最终我觉得也不容易。因为音乐社交太单一了,真正因为音乐去形成的族群,目前没有特别厉害的,反而抓粉丝我觉得是可以的,但粉丝和偶像有关,和音乐的关系不大。 最近我投资的公司上海心动游戏投资了一个女团,名字叫“心动偶像计划”,人已经选完了,带到日本去培训,还在培训阶段。女团我觉得挺好,但是我觉得有一点厉害的是心动这个游戏团队去做女团。女团的核心是游戏,人没有那么关键,周边卖的是道具,人都是角色,完全是一个线上游戏。其实男团也是游戏,核心是这个角色对人有代入感,买偶像的书、碟片和周边就是在买道具,和游戏的逻辑很像,而且你要不断地有事件、有活动推出来。把巨大的女团市场当作音乐游戏来做,这是一个潜力非常大的公司。 其实国内做音乐游戏有一家很厉害的公司叫上海久游,我觉得中国的音乐游戏也就是久游出品的《劲舞团》和《劲乐团》, QQ炫舞也有,但QQ是个自成体系的东西,QQ做什么都能起来。SNH48这个团队现在做得已经很不错了,但她们只能落户在上海,不能去别的地方发展。中国市场非常大,而且现在这支女团走的不是授权模式,而是招日本人合作,“心动偶像”可以在全国各个城市发展,我还挺期待的。 梧桐树资本投的都是有一定收入规模和盈利规模的成长期企业,我个人的钱在做天使投资,自己投着玩,也不是正规基金,喜欢、好玩我就投,动漫、视频、音乐等和内容相关的我们其实都在投。当然,我个人投得最多的还是和互联网产品相关的创业项目。比如,2012年投的大姨妈是个垂直社区,2013年投的秀美甲是O2O,2014年投的太火鸟和智能硬件相关,每年都会不太一样,但有交集。今年自己的天使投资没有特定方向,上半年自己的基金(梧桐树资本)一直忙着拆VIE,我个人的天使项目估计到现在也就投了4、5个项目,有图片社交和垂直的技术人员社区,还投了一个跨平台的IP制作发行公司,投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产品。 如果从一个机构以及专业投资人角度来说,还是希望将来有巨大回报,首先还是要看你投的这个项目、这个事本身市场空间是有多少大。其次,早几年去投一个事你可能会成为先烈,晚投会是一片红海,别人已经领先了,所以天使投资还是时机的切入,我把这叫“天时”。第三、地利:就是说这支团队去做这事有什么核心竞争力?创始团队必须有能力建立起壁垒,这个壁垒是什么?产品能力、技术能力、资源,总之有一方面的能力去建立这些壁垒。 目前,我们更倾向于去看这支团队过去做的事情,延续到现在创业方面有基因和经验延续,并且这个基因和做事方式能够在一个阶段内建立壁垒,别人没有能够那么快的去突破这个壁垒,这个我们叫地利。当然,我认为创业者有一些特殊的资源或者渠道,这是锦上添花,固然好,但是核心竞争力我认为还是团队,投资不是投一个人,得投一个团队,这个团队之间性格互补、能力互补,最好是之前磨合过的,大逻辑起码是这样,早期投人,人最重要。 我现在看项目的创始人,最看重的一点必须是“人品好”,人品好怎么判断呢?我就跟创始人聊,聊过一次两次大致能够判断这人的人品,我觉得还是跟我的年纪有关系,也许对年轻投资人来说没那么容易迅速判断,但我觉得到我这岁数,见两三次面基本上就能决定投或者不投。我自己投天使项目非常迅速,很少花很长时间和精力去和一个项目反复沟通,天天吃饭,甚至和创业者的家人一起吃饭,我从来没有过,我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“泡”这些事情。 对于创业者来说,最重要的一个品质是开放心态和学习能力,创业者在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不一样,早期问题是产品、运营能力,后期是管理能力,将来是资本对接能力,不同阶段重点不同。 对于我来说,创业者必须同时满足“人品”和“学习能力”这两点,天使的投资量肯定不大,我基本上不会因为这人的能力特别强去投,早期投资人最重要。 90后创业者我自己投的项目都有,但说实话不多,大部分还是70后、80后,没有60后。我从一开始就不鼓励大学生毕业就创业或者辍学创业,我相信年轻的90后创业者一定比我们70后在大学的时候成熟得多,但中国教育机制下面培养出来的所谓大学生真的离社会还比较远,所以我的建议是大学毕业去创业公司干3、4年吧,或者去一个大公司干3、4年再创业,成功几率会比大学生大很多。但是,投资永远就是概率,90后年轻创业者一样也会有成功的,只不过我觉得概率比成熟创业者一定会少。所以我觉得我投的创业者最佳年龄是在27岁到40岁之间,至少还是要有些社会经验,没有社会经验、人脉、资源就去创业,脆弱程度肯定高。 到目前为止我投资的近40个天使项目中,只有一个失败了,最近清算了。本来还可以再坚持下去,没准也就熬过去了,但为什么关了呢?因为创始人做这个项目很痛苦,没有感情。 故事是这样的,创始人毕业于中国排名第一的高中,国内一流的大学,去了BAT中的一家公司工作了两年,然后去了国内一家一流的投资机构投的一个项目里做工程师,那个项目做到一个阶段又去了另一个项目,也是那个机构投的,他是联合创始人,技术合伙人,在那家公司他干了两年出来创业,一出来我就投了他,所有简历非常完美。我觉得运气也不算好,公司反正没起来,钱用得差不多了,其实那时候还是有人愿意投他的,因为这个团队还不错,最后他自己放弃了,为什么?创始人不喜欢他现在做的事情,他只是看到这是个风口,之前又有这方面的经验就出来创业干了,问题是他内心不喜欢这个事情。 创业肯定有痛苦,放弃也是因为他不坚持了嘛,干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会很痛苦,所以我现在建议年轻创业者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这是我现在看项目创始人排最高的一项。不喜欢的话你真的很难坚持下去,之前做过的统计是说新浪搜狐那一波人出来创业,基本上33岁左右,纳斯达克上市40岁,创业到上市要7年,坚持7年时间哪里有那么容易? 当然如果是一个连续成功的创业者,年纪稍微大一些,你看到风口但是不喜欢,也有机会成,不喜欢的事情大成的没那么多,小成有机会。 本文作者:董露茜 音乐财经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从“商业”角度解读音乐产业的新媒体,旨在忠实记录变革时代,音乐产业里“每一位人”、“每一家公司”的故事,深耕细作、细水长流。深入挖掘音乐产业发展趋势,帮助“音乐生意人”分析形势、剖析案例,推动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。 音乐财经的微信号:musicbusiness 官方网站:http://www.chinambn.com 英文网站:http://e.chinambn.com 官方微博:@中国音乐财经-诗焓传媒 电子杂志:《音乐财经周刊》 百度百家:音乐财经 今日头条:中国音乐财经-诗焓传媒 搜狐媒体平台:中国音乐财经网 腾讯、优酷、土豆、爱奇艺、乐视均有音乐财经个人空间,搜索“音乐财经”即可观看往期访谈视频。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